u盘部署linux系统
u盘部署linux系统
一 涉及工具:
1.1 多系统启动u盘制作工具ventoy:
https://www.ventoy.net/cn/doc_linux_webui.html
u盘初始化后直接把iso文件或者ios解压后的文件拷贝u盘即可
1.2 系统镜像下载
系统 | url | |
---|---|---|
red hat 8.8 | ||
ubuntu 20 |
1.3 硬件服务器虚拟化相关选项
1.3.1 重启服务器,并在启动时按下相应的按键进入BIOS设置界面(通常是F2、F10或Del键)
在BIOS设置界面中,寻找相关的虚拟化选项。这些选项可能被称为"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"、“Intel VT-x”、"AMD-V"等。根据服务器的不同,可能会有多个相关选项需要打开。
使用键盘上的方向键将选项设置为"Enabled"或"Enable"。
保存设置并退出BIOS设置界面。通常,你需要按下F10键保存设置,但具体的按键可能因服务器而异。
1.3.2 软件设置
如果你在Linux操作系统上使用KVM(Kernel-based Virtual Machine),通常不需要进行额外的配置,因为KVM已经默认启用了硬件虚拟化功能。
如果你在其他虚拟化平台上使用Linux,如Xen或QEMU,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配置:
打开终端,并使用root权限登录。
运行以下命令编辑Grub配置文件:
sudo vi /etc/default/grub
在配置文件中,找到"GRUB_CMDLINE_LINUX"行,并在引号内添加以下参数:
intel_iommu=on
amd_iommu=on
这些参数可以启用IOMMU(Input-Output Memory Management Unit)功能,其中涉及到硬件虚拟化。
保存并关闭配置文件,然后运行以下命令
或者redhat8
[root@kvm-hypervisor ~]# cat /sys/module/kvm_intel/parameters/nested
N
#现在要启用嵌套虚拟化,请使用以下内容创建名为
[root@kvm-hypervisor ~]# vi /etc/modprobe.d/kvm-nested.conf
options kvm-intel nested=1
options kvm-intel enable_shadow_vmcs=1
options kvm-intel enable_apicv=1
options kvm-intel ept=1
#接下来,请删除 kvm_intel 模块,然后使用 modprobe 命令添加相同的模块。在删除模块之前,请确保虚拟机已经关闭,否则我们将收到以下错误消息:“modprobe: FATAL: Module kvm_intel is in use”。
[root@kvm-hypervisor ~]# modprobe -r kvm_intel
[root@kvm-hypervisor ~]# modprobe -a kvm_intel
#现在验证嵌套虚拟化特性是否已启用,请运行以下命令:
[root@kvm-hypervisor ~]# cat /sys/module/kvm_intel/parameters/nested
Y
1.4 raid阵列卡配置raid5
第一步:进入服务器BIOS设置
首先,启动服务器并按下相应的按键(通常是DEL键或F2键)进入BIOS设置界面。在BIOS设置界面中,您可以对服务器的各项设置进行调整。
第二步:进入RAID配置界面
在BIOS设置界面中,使用键盘导航到“Advanced”(高级)选项,并找到“RAID Configuration”(RAID配置)或类似的选项。选择该选项后,您将进入RAID配置界面。
第三步:创建RAID卷
在RAID配置界面中,您可以看到已经连接到服务器的硬盘列表。选择要用于RAID5配置的硬盘,并选择“Create RAID Volume”(创建RAID卷)选项。
在创建RAID卷的选项中,您需要选择RAID级别为RAID5,并设置其他相关参数,如RAID卷的名称、大小等。根据您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设置。
第四步:配置RAID卷
一旦RAID卷创建成功,您可以进入RAID卷配置界面,对RAID卷进行进一步的配置。在该界面中,您可以设置RAID卷的读写策略、缓存策略等。根据您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设置,并保存配置。
第五步:完成RAID5配置
在完成RAID卷的配置后,您可以返回到主界面,并保存对BIOS设置的更改。系统将重新启动,并应用新的RAID5配置。
现在,您已经成功地在服务器上配置了RAID5。这将为您的数据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冗余能力,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用性。
第六步:bios配置虚拟化-(可选)
虚拟化技术开启
二 部署安装
2.1 ventoy u盘启动后boot选择
从 1.0.76 版本开始,这个选项默认是开启的。理论上开启这个选项之后,不管BIOS里面的安全启动是开启的还是关闭的,都可以正常启动。
当BIOS里的安全启动开启时,正常情况下首次启动会出现类似下面这样的界面,请按照下面的操作说明操作一遍(只需一次)。
参考地址:http://www.360doc.com/content/22/0914/07/4888806_1047810442.shtml
2种方式:Enroll key 和Enroll hash 这里我们使用第二种
登陆boot后会显示:
第一步:ERROR——只有一个ok
第二步:Perform MOK management——选择第三个Enroll hash from disk
第三步:select binary——选择 VIOYEFI——选择EFI——选择BOOT——选择Grubx64_real.efi
第四步:Enroll-MOK——选择Continue
第五步:Enroll the key(s)?——选择yes
第六步:Perform MOK management——选择reboot
重启后会出现界面3个点 按下左键能查看正在加载
2.2 redhat 的u盘选择引导
boot in normal mode—选择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 Linux 8.8
2.3 redhat 界面安装步骤
参考:https://www.ywnz.com/linuxaz/4980.html
Installation Source:如果是 Minimal 或者 DVD 介质,默认是 Local media
如果是 boot 安装介质,配置网络后自动修改为 Cloest mirror,也可以根据需要手动指定:这里可以使用 163 或者阿里云镜像 https://mirrors.aliyun.com/CentOS/8/BaseOS/x86_64/os/
https://mirrors.163.com/CentOS/8/BaseOS/x86_64/os/
Software selection— Virtualization Hos (虚拟化主机)
附加软件选择-
debugging tools-调试工具
virtualization platform 虚拟化平台
legacy unix compatibility-unix兼容性
Development Tools-开发工具
network server-网络服务器
system tools-系统工具
dnf groupinfo "Development Tools"
#开发工具包含以下依赖保
Updating Subscription Management repositories.
Group: Development Tools
Description: A bas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.
Mandatory Packages:
autoconf
automake
binutils
bison
flex
gcc
gcc-c++
gdb
glibc-devel
libtool
make
pkgconf
pkgconf-m4
pkgconf-pkg-config
redhat-rpm-config
rpm-build
rpm-sign
strace
Default Packages:
asciidoc
byacc
ctags
diffstat
git
intltool
ltrace
patchutils
perl-Fedora-VSP
perl-generators
pesign
source-highlight
systemtap
valgrind
Optional Packages:
cmake
expect
rpmdevtools
rpmlint
步骤 | 模块 | 详情 |
---|---|---|
1 | 安装语言 | English—English(United States) |
2 | 时区选择Localization | Asia/Shanghai |
3 | 分区选择 installation destir | 自动 Automatic |
4 | 软件 software selection | 最小化安装-Minimal Install 传统UNIX兼容性-Legacy Unix Compatibility 网络服务器-network servers RPM开发工具- 系统工具 |
5 | network&host 网络设置 | +号——add device选择Bond——add IPv4 settings添加本地网卡并设置静态地址 I网卡开关选择“ON”点击Done |
6 | 服务器密码 |
2.4 ubuntu 20的u盘选择引导
GUN GRUB version xx——选择Try or Install Ubuntu 然后按回车
2.5 ubuntu 20界面安装步骤
参考地址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569347838
第一步:Install——单击 Install Ubuntu——continue
第二步:键盘布局——English(US)然后单击 ——continue
第三步:可选——Wireles——选择wi-FI网络-根据需求选择——continue
第四步:Updates and other software安装类型——Normal installation——去掉Download updates while installing ubuntu——continue
在普通安装Normal installation中:将安装所有 GUI 相关的应用程序,
而在最小安装Minimal installation中只会安装基本的应用程序
第五步:Installation type——选择Erase Disk and Install Ubuntu——continue
Erase Disk and Install Ubuntu – 它将删除整个磁盘,并将自动创建分区。
Something else – 要创建自定义分区方案。
第六步:Erase disk and install ubuntu——select drive选择对应磁盘——install Now——显示是否更改写入磁盘 确认即可
第七步:选择时区-shanghai-点击地图即可——continue
第八步:who are you创建用户和密码-默认选项需要密码登陆Require my password to log in——continue
分割线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
第五步:可选分支——或者创建自定义分区-Something else
/boot – 2 GB (ext4 file system)
/home – 26 GB (xfs file system)
/ – 10 GB (xfs file system)
swap – 2 GB (xfs file system)
要开始创建分区,首先创建一个空的分区表。选择 Device –> 点击 New Partition Table
三 网卡配置
3.1 ubuntu20 界面有线网卡配置
右上角网络图标——setings窗口——network——Wired选择+号添加——IPv4——IPv4 Method的Manual
设置静态IP地址——Addresses (Address+Netmask+Gateway)——DNS 8.8.8.8
3.2 ubuntu20 命令行操作有线网卡配置
1、查看网络接口名
ifconfig
2、编辑网络接口配置文件
sudo nano /etc/netplan/00-installer-config.yaml
在其中加入以下内容:
network:
ethernets:
ens33:
addresses: [192.168.1.100/24] //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
gateway4: 192.168.1.1 //设置网关
nameservers:
addresses: [8.8.8.8, 8.8.4.4] //设置DNS服务器地址
version: 2
3、应用配置文件
sudo netplan apply
现在,您应该能够通过有线网络连接到互联网了。
-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